渡邊氏長吻白蠟蟬

2012070723:07


 

 

又是一個忙祿的週末!

 

 

上午寫書法,下午趕到「台北」參加「台北市防癌協會」的會員大會。

 

提前離開會場,原因只為了趕至「富陽自然生態公園」,

 

希望如願以償,找到渴望已久的~〝渡邊氏長吻白蠟蟬〞,

 

以免錯過季節,得再等候一年!

 

 


 

 

 

傍晚時分加上天空烏雲密佈,光線並不佳,

 

竇老抱著懷疑的態度,直奔那棵熟悉高大的〝烏桕樹〞。

 

 

 

 

 

 

 

 

 

 

 

 

 

當我抬起頭見到樹幹上停棲著十幾隻的〝渡邊氏長吻白蠟蟬〞,

 

說不上什麼原因,心裡突然變得好激動!

 

 


 

 

 

 

 

〝渡邊氏長吻白蠟蟬〞停在高高的樹幹上,

 

靠最近的,少說也仍有 2公尺以上的距離,

 

透過 90 微加 1.4 倍環,仍然無法近觀殊為可惜!

 

 

 

 

 

 


 

 

 

匆匆記錄後,立即興奮的撥電話給怡萱姊:

 

「我人在富陽,已發現有十幾隻的〝渡邊氏長吻白蠟蟬〞現身」...

 

沒想到怡萱姊回答:

 

「等不到你與老劉的訊息,昨天已經到「嘉義」拍到了兩隻,

 

正想今天提出分享!」…...

 

 


 

 

 

 

 

 

 口氣中略帶幾分失望....... 讓竇老聽了,感到好自責!好內咎喔!

 

實在是因為最近窮忙,從颱風前至今都未到「富陽」,

 

        所以藉此文說聲:對不起!

 

 有機會北上時,讓我作東補請一餐,表示歉意囉!」

 

 

 


 

 

 

〝渡邊氏長吻白蠟蟬〞

 

為「台灣」蠟蟬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又稱〝渡邊氏東方蠟蟬〞。

 

原名列「台灣」18 種保育類昆蟲之一,

 

但 2009年已從「農委會」的保育類名單中解禁除名。

 

 

 


 

 

 

頭部前緣長角,具長鼻子般的突起,長相外型特別!

 

身上會分泌出蠟質,故被稱為〝長吻白蠟蟲〞,

 

另有一諧音不雅外號~「白爛蟲」。

 

 


 

 

 

分布於「臺灣」低海拔山區,其中又以北部地區居多。

 

 

據說過去在大台北盆地廣泛分布,

 

包括陽明山、四獸山或坪林等地區均有發現,

 

目前雖已從保育類昆蟲中名單解禁,不過數量已呈現愈來愈少的趨勢,

 

還好局部地區仍有機會觀察到牠的族群!

 

 

 


 

 

〝渡邊氏長吻白蠟蟬〞/ 蠟蟬科,

 

並非蟬類,沒有發聲器官,所以也不會鳴叫。

 

體型大而狹長,長約 65~ 80 mm

 

頭部延伸呈棒狀突出,末端黃色如球狀,

 

難怪有人戲稱牠好像小丑的長鼻。

 

 

 

 

 

 

 

 

 

成長史為卵→若蟲→成蟲,屬漸進式變態昆蟲

 

 

 



 

 

黑亮的複眼,長在黃色口吻的基部,

 

口器為刺吸式,以吸食樹液為食。

 

體表佈滿白色粉狀物,翅型寬大,翅外緣褐色具白、黃褐及黑色斑點,

 

漂亮的大翅膀,宛如鑲綴著珠寶般的長裙,

 

翅端顏色較黑,腹面呈紅紫色特徵。

 

就近觀察到的三隻比較,棒狀突出的黃色有別,翅面斑型也有不同。


 


 

 

 

據〝嘎嘎老師〞網站中的介紹,此成蟲一般於每年的 5~8 月出現,

 

寄主植物為烏桕或山桕樹,對於特定種類的植物依賴性專一。

 

隱密性高,群體營生,遇到騷擾會以橫向的方式,

 

移動身體躲藏於樹幹另一邊或飛離的習性。

 


 



 

 

備註:

 

依據文獻記載,

 

〝渡邊氏長吻白臘蟬〞日治時期的初採集地,就在「北埔」鵝公髻山附近,

 

採集者為當時的「北埔」支廳長 渡邊龜作。

 

曾任新竹「北埔」駐在所蕃地巡查,後升任「北埔」支廳長,

 

公餘則熱衷昆蟲採集,並提供給「帝大」 松村松年教授作研究。

 

 

1907年,因發生「北埔」抗日事件,渡邊殉職(享年40)

 

松村為紀念其採集,將此蟬命名〝渡邊氏長吻白臘蟬〞,

 

同時並為兩種「臺灣」蝶類命名時,亦加冠其姓氏,

 

一為「渡邊黃斑蔭蝶」,

 

另一種為臺灣鳳蝶(命名北埔鳳蝶)或(渡邊鳳蝶),

 

以彰顯其採集之貢獻。

 

 

 

 

 

記錄地點 /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

 

 

參考 / 驚奇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