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生態素養

2010101013:11



許民陽(台北教育大學教授) 應前溫哥華市議員Fred Bass醫師的邀請,

參加生態素養(Eco-Literacy)小組會議,

探討如何促進決策者、媒體記者、教師、解說員以及一般民眾,

瞭解生態系統,培養生態意識,以及承擔環保責任。

培養我們的生態素養(Eco-Literacy)--觀察自然,體驗自然,認識生態


壹、觀察自然

 

全球化讓地球村成形,人類追求經濟快速發展,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其代價難以估量,然而這個村莊沒有村長,惟有讓人人都付諸保育行動,才可能抑止生態危機的擴大,遺憾的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我們迷失於快速而忙碌的生活節奏,那變化多端有著林林總總現象又充滿生命活力的大自然被忽略、遺忘了。

今日,若希望我們的孩子具有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育行動,就先要培養其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感覺,一九七三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得主勞倫茲博士即說:「你對大自然知道得愈多,就會更深刻、更持久地為它迷人的真相所感動」。換言之,一個對自然生態環境一無所知之人,難以真正肯定自然生態環境對自己存在的價值,這種感情是以親身的體驗為基礎,對周遭的事物有感覺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否則無法生根。

再者,親近大自然不但能增加我們對大自然的知識,擴展我們的生活視野,更可以體會:何謂身為地球村的一員,必須和大自然中的各種事物和諧共存,不可以任意破壞!

自然生態環境教育的教育目標包含,自然生態環境覺知與敏感度、自然生態環境概念知識、自然生態環境價值觀與態度、自然生態環境行動技能與自然生態環境行動經驗。要達到以上目標,首要養成自己與孩子有觀察的習慣,從慢慢品味、欣賞周圍環境中的大自然開始,然而周圍環境中有哪些是自然情境呢?是不是山野林間才是大自然?那馬路旁的行道樹、公園或植物園中的綠樹、家中的陽台、屋頂上的小花園,還有那不知名的野花、小草算不算也是大自然的一部份呢!

 



大自然特色介紹如下:

一、原野環境中的大自然
最好的自然環境是在山林原野中,行走於林間小徑,或徜徉於清翠草原,或下行至高山深谷底部的河岸,這些地方處處都是最自然的「大自然」,處處都有「大驚奇」,處處都有完整的生態系統,隨時可以發現每一種生物均在努力扮演牠們在生態系統中的角色。最佳的原野環境當然是各地的自然公園,因為這些地方不但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有規劃完整的步道及解說設施。也出版許多解說圖書提供認識這些自然景觀的背景資料,使我們不會入寶山空手而出。

、社區公園或都市公園中的大自然
在擁擠的都市中,水泥森林到處林立,對生活其中的人類產生無比的壓迫感,那麼都市中的公園無疑地提供人們喘息的綠地,這些「綠地」若規畫完善,也是人們最容易接近大自然的地方。以自然資源豐富的溫哥華而言,都市蔥茂的綠木植栽、流水潺潺的親水景致,洋溢舊時情懷;雅緻嬌媚、綠波蕩漾的池塘,向來是居民最佳的休閒好去處。這些觀賞大自然的場所,不僅可散步,更可感受親近大自然的舒暢,是市民絕佳去處。


三、校園中的大自然
校園中多多少少會有樹木花草的栽培,越是鄉間的學校綠化的面積越大,這些樹木花草當然就會吸引動物來此棲息或覓食,無形中也提供了一個觀察大自然的情境,至少許多植物的葉子是許多蝶、蛾等昆蟲幼蟲的食糧,鳥類以昆蟲幼蟲為食,就構成了一個食物鏈的生態系統。

另外也有一些學校留下空地設置「植物栽培園」,配合自然科課程栽培或種植的需要,適時提供學生整地種植作物,觀察其發芽、成長、開花、結果等過程,體會植物生長的奧祕。

當然,也有設置「教學步道」的校園,老師妥善運用教學資源規畫環境並設計教學活動單,並標示動植物名稱,資源包括水生植物池,甚至小型溫室,使小朋友可就地觀察。


四、家庭中的大自然
家庭中若留有庭院、屋頂或陽台,也可以選擇適當的植物栽培成一個小型菜園或花園,自然而然會引入昆蟲,甚至鳥類,也不失為一個觀察自然的好場所,至少昆蟲一定不會缺席,鳥類是否會來報到就要視植物能否提供鳥類覓食。若能設置一水族箱,飼養水生動物及放置適當的水生植物,也可組成一個小型的自然生態系,觀察其族群的消長。

 

 

 


貳、體驗自然

自然的定義可以擴充到日常生活中,讓人不再感到大自然的遙不可及,我們可以利用哪些方法來體驗大自然的奧祕呢?以下將介紹觀察植物、動物、地層、流水作用的簡易方法:

一、植物的觀察


植物的外形及特徵可分為:葉、莖及根;有的植物會開花結果,果實內含有種子;有些植物並不開花結種子。以下就在觀察時,我們能分辨的主要特徵簡單的介紹:


1. 葉:在構造上主要分葉片、葉柄、葉拖。不同植物葉的外形都不同,大多呈扁平狀,仔細觀察不同葉面,分別能辨識有不同的葉脈;葉生長在莖上,但著生的方法,隨不同的植物而有不同,有互生、對生、輪生等,有的葉為了特殊的作用改變了外在的形態,有的呈捲鬚,有的呈針狀,更有的成為捕蟲的葉。

2. 莖:它是支持花或葉的主要構造,如果見到有斷掉的莖,可見到內有小小的管子,可用放大再仔細的分辨它;運氣好見到被砍斷的樹木,能見到一圈一圈的紋路。

3. 根:一般生長在地下,不易窺見,發現倒下的植物或樹木時,或許能見到植物根的面貌它深入土內以支持整個植物的生長。

4. 花:各種植物有它開花的一定季節或時間,要觀察到開花並聞到花香,要事前了解開花的時機,再加上運氣。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完整的花應具備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在花謝了之後,就會產生果實,果實內的種子落在地上,會再長出新的植物。有的植物並不開花結果,而它的繁殖方式不同於開花的植物,有的利用根、莖、葉,甚至用孢子來繁殖下一代。

 



二、動物的觀察


動物的種類繁多,通常較為中、大型的為哺乳類、鳥類、爬蟲類、魚類及兩棲類…等。另外還有較微小的動物,如昆蟲、蜘蛛類、節肢動物、甲殼類、多足類…等小動物。動物不像植物那樣會固定在原地讓觀察者仔細觀察,它會運動,所以在觀察時較難掌控,除了運氣之外,還要耐心的等待。

1.  外形的觀察:不同種類的動物各有不同的外形特徵,例如:有些動物外表有毛,有些身上則有鱗片,有的皮膚光滑等等。它的外在特徵都有一定的作用,像鳥類的翅膀用來飛行,表皮的毛或鱗片有保護的作用。

2.  運動的觀察:不同棲息地的生物,因為外在構造的不同,運動的方式也有些不同;有些動物用兩隻腳移動,有些用四隻腳,沒有腳的動物有特殊的爬行方式。昆蟲大多數是多足的動物,它的運動方式如果仔細地觀察,可以發現其中的奧妙,例如馬陸眾多的腳走起來呈波浪狀。水中動物運動的方式也是值得慢慢品味,魚兒運用身體及鰭的配合,產生優美的移動方式,另外有些動物有些奇特的運動方式,有機會可以慢慢發現。其實家中如果有水族箱,您每天可以花點時間慢慢欣賞。

3.  行為的觀察:動物遇到危險時,都會有反應的行為來保護自己,它是快速的逃跑,還是躲在陰暗的角落,或是聚集同伴來抵抗入侵的動物等等。每種動物都要攝取食物,如果有機會也可以仔細尋找動物,所以在觀察時要隔一段距離用望遠鏡來觀察。

4. 棲息地環境的觀察:生物離不開所棲息的環境,除非有某些原因使它離開。在棲息地內,有著不同的動植物互相依賴或利用,有時會因為天氣的變化,動物的行為有改變,這時要利用你敏銳的判斷力及加上豐富的知識,將周圍環境的狀況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做一個記錄,利用記錄來了解動物的習性,進而了解它,喜愛它。

 



三、地層的觀察


在野外大自然中,在山邊的公路旁、海邊的海崖處、河岸的兩側,甚至是建築物挖地基時,經常可以發現具有層狀構造的地層顯示,這種露出來的地層大部分是沈積岩


沈積岩就是岩石或礦物經由風化作用後,產生泥、沙、礫等沈積物,受流水(河水、海流)、風力、地下水、冰川等自然力量的攜帶、搬運至海底、河岸或沙漠中沈積下來,經由壓密作用、膠結作用或再結晶作用後形成岩石。由於沈積物隨著流水或風力搬運,層層地向上疊置、沈積,所以具有發達、清楚的層理,因此俗稱為「地層」。

地層的簡單觀察可以看那些現象呢?大致而言,可分下列數項:

1.   每一層的厚度怎樣,各層的延伸有多遠。一般說來,砂岩為較強的水流攜帶較多量的沈積物(砂為主)堆積成的,因此層次較厚;頁岩為較弱的水流帶較少量的泥堆積而成的,所以層次較薄。但由於水流的堆積較為廣遠,因此地層左右的延伸往往比垂直的厚度要大許多,例如在美國科羅拉多高原,相同特性的地層往往可以水平延伸達數百公里之遠。

2.   各層是否水平?或已傾斜產生彎曲(褶曲),各層間是否有斷裂(斷層)現象?地層沈積時的原始層態是水平的,但若受地殼變動(造山運動)影響,受抬升、擠壓、就會變成傾斜的地層(野柳地層可為代表),或者彎曲的地層,甚至斷裂的地層。

3.   每一層顏色一樣嗎?突出或凹入的狀態一樣嗎?一般而言,砂岩地層的顏色較黃,若含多量的泥,也會變成灰黑色(如:鼻頭角的泥質砂岩);頁岩由泥組成,顏色較深,偏向灰黑色。砂岩較能抵抗風化作用及侵蝕作用,較為凸出,而頁岩較鬆軟,容易風化崩解,在地層剖面中,呈凹入狀態。

4.   地層中有沒有化石?台灣由於強烈造山運動的擠壓而把原位於海中沈積的地層抬升至高處,因此常可在地層中找到海相生物的化石,這些化石是「造山運動」使滄海變桑田的最好證明,也是顯示地層沈積時的最好環境指標。一般而言,小朋友發現地層中有化石時都會很興奮,而想加以採集,但要特別注意發現的地點是不是國家公園、風景特定區或特別景觀區,因為這些地點都不能採集。就是採集也最好撿拾由地層崩下來的岩塊,不要故意敲打或破壞地層,也不要貪心而採集過多的化石。

 



四、流水作用的觀察


只要下雨,雨水在地表匯集,就會產生流水作用,因此它可說是地球地表上最常見,也是最普遍的改變地表面貌的力量,它通常包括三種最常見的作用

1. 侵蝕作用:將物質從原來的位置移走。小至一個大雨滴打到泥土,將泥沙濺潑起來,或者大至由高度落下的瀑布產生具大的衝擊力,都會產生侵蝕作用。

2. 搬運作用:侵蝕下來物質藉流水的動能加以搬運由上游→中游→下游,乃至出海。

3. 堆積作用:礫、砂、泥等碎屑物被搬運至水流能量降低的地方或海中,就堆積下來,可以成為河床中的砂洲或河岸旁的砂地,也可以成為河口的三角洲地形。

在河邊,我們隨時可以觀察這三種作用不斷在進行,此外流水的速度也有不同的變化:在河床坡度比較平緩的地方,流水以平流但較緩慢的速度運動,遇到坡度突然變陡,或河中大岩塊阻擋的地方,河水會變得湍急,形成急流,若河床落差超過數公尺以上,河水急速落下,就形成瀑布。由於河水的搬運,岩塊在河床上滾動或互相摩擦,形狀就會變得圓些,最後形成俗稱的「鵝卵石」。當然繼續圓磨下去,岩石也會變成砂礫,這就是河中多砂和礫的原因。 

 

 



 

關切自然生態素養培育


自然生態學習為六大學習--自然生態、生命教育、科學教育、健康醫學、人文藝術、歷史文化之其一主題,藉以推動終身學習。 環境教育五大目標分別為: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環境概念內涵知識、環境倫理價值觀、環境行動技能與環境行動經驗,以下就依據各項目標分別說明。

1. 環境覺知與敏感度:學生經過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例如觀察、分類、排序、空間關係、測量、推論、預測、分析與詮釋等方式,來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污染的覺知,與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的欣賞與敏感性。

2. 環境概念內涵知識:藉由教導學生生態學的基本概念、環境問題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讓學生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可能有的行動。例如學生能對溫室效應、土石流、河川污染、和空氣污染等問題認識其基本成因、緣由與對人類產生的影響。

3. 環境倫理價值觀:培養學生正面積極面對環境的態度,使學生能欣賞和感激自然及其運作系統、進而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學會關懷弱勢族群,才能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環境與發展,永續台灣的觀念才能生根。

4. 環境行動技能:教導學生具辨認環境問題、研究環境問題、收集資料、建議可能解決方法、評估可能解決方法、環境行動分析與採取環境行動的能力。

5. 環境行動經驗:將環境行動經驗融入於學習活動中,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培養學生處理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社區產生歸屬感與參與感。

期待自然生態學習推廣這樣的一個開始,能夠讓全民正視生態的脆弱性,並在自覺自發後,積極採取愛護生態環境之適當而實際行動,我們與鄉土之間才能得到真正的和諧共存,環境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歡迎大家上網瀏覽
http://nature.edu.tw/ 您是我們推廣生態教育最重要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