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明掃墓」談發揚孝道美德與家族凝聚的力量

2010032015:54


農曆三月初是中國傳統「慎忠追遠」的「清明節」。

 

彰浦嚴氏後代子孫,秉持不忘本精神,於祖墳尚未遷移前,

每年總依父親四個兄弟排序,

輪流負責聯繫清明祭拜祖先的相關細節,未曾改變。

 

祖墳原本位於「慈湖」後山,山明水秀風景秀麗,

因某特定緣由

被迫遷移至「大溪」三層「頭寮」溪旁坡崁竹林後方,

居高臨下視野尚稱不錯。

但每到清明時節「掛紙」、「培墓」雜草叢生,

家族尚得集結動員分工合作先行除草作業,

避免被誤以為無主孤墳,而受到破壞。

遇藤蔓樹根,仍得想辦法攜帶鋤頭或鐮刀甚至鋸子工具鏟除或修剪,

待環境整理妥當後祭掃並分食紅蛋、水果祭品,共享團聚之樂。

 

晴天揮汗除草,若逢雨天仍得冒雨在泥漿中進行,

過程雖然辛苦,

但也因此整個家族於「清明節」終得以大團聚一次,

結束後再來個餐敘聯誼,衍然成為維繫家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幾年前礙於土地可能產生之糾紛,

長輩決議將祖墳正式遷移至附近「佛光寶塔」永久供奉,

爾後家族輪序、祭品準備之辦法則繼續沿用,

然最大之不同,乃無除草、整理墓地等粗重事工,

待祭品備妥,

全體家族一起向「地藏王菩薩」和歷代祖靈上香即可,

結束後大家便就地解散之。

 

今年「清明節」繼輪至二伯父及堂弟妹負責,一如前述並無異常。

 

 

 

長輩參與者除二伯父及三伯母外,

餘我輩堂兄弟妹及子女計近20餘人。

比較現況簡化之祭祖儀式,總覺得有些遺憾,

假以時日我輩逐漸凋零,

後輩可能愈形疏離,惶論凝聚家族的力量,

預測原對祖先重視及自然之崇拜,

或遵循祖先教誨及發揚孝道美德,

將可能淪為空談而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