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敗地球蟲 ~ 巨大森蠊

2010123023:19

姬蠊科 / 姬蠊亞科

 

俗稱「蟑螂」。

本種普遍分布於低海拔山區,所以也可以稱為「山蟑螂」。

大型,體色黑褐色,翅型狹長,翅面革質不具光澤。

 

常見於陰暗低矮的草叢活動,黃昏或夜間活動,擅於飛行,

為野外常見的種類。

 

長期以來大家對蟑螂深惡痛絕,

網路上也不討人喜歡,故鮮少有人願意報導。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牠,超強適應能力,

安然度過地球的幾次大浩劫,

因此若把害蟲也當成一個生命形式來尊重,

暸解其生理及行為的奧秘,

不也可以讓我們深刻感受物種保育的艱難。


蟑螂全世界有292300多種,台灣已知75種。

其惡名是因為大約有40(只佔總數的1%),生活在人類的居所內,

由於居家蟑螂數量驚人而為人們所熟知。

 

其實絕大部分的蜚蠊分佈在熱帶、

亞熱帶區及溫帶地區(溫帶地區數量較少)

一般生活在石堆、枯枝落葉、朽木堆及各種洞穴內

(如蝙蝠洞及地下洞穴等)以有機碎屑為食。


蜚蠊目昆蟲的體型因種類而異變化甚大,小形者不及1公分 ,

大形的種類可達10公分 ,身體相當扁平呈卵圓形。

頭隱藏在寬大的前胸背板下方。

 

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延長,複眼腎形一對。

翅一對或長或短,但是前翅通常革質覆蓋在膜質的後翅上方。

腹部10節,末端具有一對短的尾鬚。

 

以蟑螂為例,蟑螂善跑,取食任何有機碎屑,

研究發現蟑螂能將沾有油污的保麗龍咬碎吞食,

然後將無法消化的保麗龍排出體外,

由於蟑螂的生活環境從浴廁、下水道等無所不包,

因此身上帶滿病媒原,所到之處污染食品、衣物和生活用具,

留下討厭的氣味,傳播疾病和寄生蟲,是全球性的衛生害蟲。

 

 

資料參考 / 嘎嘎昆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