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

2011101109:11



 

 

 

 

〝烏桕〞的木材質密硬重又具有彈性,

 

小時候常以它做為『打陀螺』的材料。

 

在台灣〝烏桕〞也是很重要的民俗植物,好處多多。

 

 

 


 

 

 

葉子曾是漢人的黑色染料,

 

木材加工後可做家具、 雕刻、櫥櫃之用。

 

 





 

 

 

 

 

白色的種仁含有蠟油,

 

並可以做成蠟燭。

 

黑色的部分油炸後可以搾油作燈油,稱之為「青油」,

 

透明的青油,當成肥皂或油漆等等的原料。

 

還有葉子可做為黑色染料,根皮也是中藥材之一。

 

 

 



 

 

 

〝渡邊長吻白蠟蟬〞之成蟲,

每年5~8 群體營生出現在烏桕或山桕寄主植物的樹幹上,

引起許多生態觀察者趨之若鶩。

筆者計畫明年一定要想辦法,親自把牠的美麗身影記錄下來.....

 

 


 

 

 

 

大戟科 / 烏臼屬

 




 

 

 

 

 

〝烏桕〞俗稱瓊仔樹、瓊仔、桕仔、木子樹、烏果樹、蠟油樹、

 

木梓樹、卷子樹、木蠟樹、木油樹、木樟樹、虹樹、椏桕、

 

蠟燭樹、Auziyu(泰雅)Ruzyu(排灣)

 

 

 

 


 

 

 

 

原產於中國大陸,本地自生種。

 

目前在宜蘭、台北、桃園、台中、台南之山坡、路旁或堤岸均可見。

 

 

 

 

 

 

 

↑〝烏桕〞的雄花。

花期在夏季。

 

 

 

 

 

 

 

 

據說因烏臼鳥喜食其種子而得名。

 

〝烏桕〞為落葉大喬木,樹高可達 15 公尺,徑 20~45 公分,樹幹通直;

 

樹皮灰褐色,有不規則的深縱裂紋,老樹的栓皮層有剝落的現象;

 

具有多數枝條,枝條初為綠色,後則略帶為灰褐色,光滑無毛。

 

 

 

 

 

 

 

 

 

 

花多數,甚小,

 

綠色或黃綠色,雌雄同株,總狀葇荑花序,頂生,

 

花朵單性,花序頂部是雄花,基部是雌花。

 

 

 

 

 

 

 

 

 

 

花序直立或為拱形;雄花每一苞片內約有8~14枚,

 

花萼杯形,齒緣不整齊,雄蕊2~3枚;

 

雌花之萼為三裂,裂片三角形,先端銳尖,子房三室;

 

花柱短,柱頭三裂。

 

 

 

 

 

 

 

 

 

 

〝烏桕〞葉互生,菱狀卵形或菱形,

 

先端銳尖或為短尾狀,基部鈍或楔形,

 

膜質或紙質,全緣,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

 

秋日至冬日落葉時常會變為紅色或深紅色,頗為壯觀。

 

 

 

 

 

 

 

 

↑彎曲狀的〝烏桕〞雌花,雌雄同株,

這些昆蟲成為最好的傳播者。

 

 

 

 

 

 

葉柄長 3~6 公分,先端有二枚腺體,光滑無毛。

 

因葉片有毒,因此不宜在魚塘四周栽培。

 

 

 

 

 

 

 

 

〝烏桕〞果實為蒴果,球狀橢圓形或近球形,具三溝。

 

 

 

 

 

 

 

 

〝烏桕〞的青實。

 

 

 

 

 

 

9~11月成熟,初為青綠。

 

 

 

 

 

 

 

 

 

 

〝烏桕〞的青實,受到感染蟲害情形。

 

 

 

 

 

 

 

成熟時黑色,三裂,內藏種子三粒,

 

黏著於中軸,黑色,外被白臘層的假種皮。

 

 

 

 

 

 

 

三峽〝鳶尾山〞步道上有幾棵〝烏桕〞,

樹下滿坑滿谷,都是被鳥類及松鼠啃食的果實殼。

 

 

 

 

 

 

 

參考 / 台灣植物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