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槿

2011080308:11


 

 

此樹位於北投公園內,植株生長良好,

 

盤根錯節、枝繁葉茂,遮蔭性佳,

 

在公園內形成相當特別的自然景觀,絕對是大自然所賜的珍貴資源。

 

 

 

 

 

 

黃槿 ~ 編號 1069,樹高 11 M,樹齡 105 年,

 

樹形為三寬展形,樹胸圍 1.8 M,樹胸徑 0.57 M

 

屬於台北市政府列入保護的珍貴老樹之一。

 

 

 

 

 

 

 

 

 

據當地居民描述,台灣早期的北投,

 

曾有〝限時專送〞以機車載送客人服務的特殊文化,

 

而接客地點就在這棵黃槿樹下。

 

 

又有一說,此樹原位於人行道旁,

 

87 水災後移植到現今地點,

 

無論如何,這些故事都已經成為歷史的一部份。

 

 

 

 

 

 

常綠灌木或喬木植物,可高達 4~10

 

別稱黃木槿、朴仔、披麻、銅麻、港麻、海麻、河麻、

 

山加半、桐花、鹽水面頭果、古老仔、萬年木、糕仔樹及粿葉樹。

 

 

 


 

 

 

 

台灣原生種,錦葵科木槿屬。

 

原生於台灣濱海地區及各離島,

 

多分布於港灣及潮水能到達的河岸或村落附近,

 

常見與草海桐、白水木、林投混生。

 

 

由於在海岸潮間帶及河口處皆能生長旺盛,

 

分布範圍亦延伸至內陸地區,故生態學上被歸類為〝廣義的紅樹林〞,

 

亦稱半紅樹林植物或紅樹林半生植物。

 

 

 

 

 

 

 

 

主要分佈於台灣、越南、緬甸、柬埔寨、印度、印尼、

 

菲律賓、馬來西亞、寮國等地。

 

 

 

 

 

 

 

 

 

樹幹灰色無毛,縱裂,有時呈攀援狀。

 

葉廣卵形或近圓形,革質,頂端急尖,基部呈心形,

 

全緣或微波狀齒緣,疏披星狀毛,

 

背面淺灰白色,密披茸毛和星狀毛,表面有鹽線體排出鹽份,

 

葉托近長橢圓形,頂端急尖,外面疏披星狀毛。

 

 

 

 


 

 

 

 

 

花為總狀花序,單生於葉腋,或由數朵排成腋生或頂生;

 

苞片一對,小苞 7~10 枚;花冠鐘形,黃色,中央暗紫色;

 

花瓣外面披星狀毛,長約 5 公分

 

花萼裂片5裂,頂端漸尖,披短柔毛,長約 2 公分

 

柱頭扁平;雄蕊管長約 2 公分,雄蕊束末超出於花冠。

 

花大色豔,在潔亮的心狀葉叢中朵朵綻放,引人注目。

 


 

 

 

 

 

 

 

 

 

其每朵花壽命僅一日,早開晚謝,花色隨時間不同而變化,

 

清晨含苞至綻開時呈鮮黃色,接近中午時色澤稍淡,

 

傍晚凋謝前又轉為橙黃色或橙紅色。

 

 

 




 

 

 

 

果為橢圓形蒴果,果皮骨質,短喙,

 

披黃色柔毛,長約 2~2.5 公分,成熟後開裂。

 

 

種子無毛有散生乳頭狀小疣。

 

花期極長 4~9 月,果期 7~10 月。

 

 

 


 



 

 

 

 

黃槿有抗鹽抗旱的特性,多長於平地或濱海地區,

 

可作為熱帶海岸地區防風、防沙、防潮的優良樹種。

 

 

碩大的心形葉片,

 

也是台灣早期農家蒸煮紅龜粿、芋仔粿或糕餅的枕葉襯墊材料,

 

自然、環保又不黏手,還能散發特殊的香味,故又稱「粿葉樹」。

 

 

 

 



 

 

 

 

 

 

終年枝葉茂密,更是童年玩捉迷藏與夏天乘涼的最好地方呢!

 

樹皮纖維可製作繩索或織網等用途。

 

枝幹木材堅硬密致質輕富彈性,適合建築、造船、家具、薪柴之用。

 

另據說黃槿的葉及樹皮可治支氣管炎及咳嗽,

 

葉外敷可治腫毒及作洗滌劑之用,根可作解熱及催吐劑,

 

功用還不少呢。

 

 

 


 


 



 

 

 

參考 / 維基百科全書 / 台東洪記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