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月開始觀察這特殊的革質葉植物~〝福木〞,
歷經花期至今四個多月,北大校園的果實磊磊----
老伴貪圖黃色果實外觀討喜美觀,
於是揀拾了一些較完整的黃色果,準備回家當擺飾。
揀好的果實就放在登山揹包中,沿途一直聞到濃濃的瓦斯味,
我還埋怨施工單位又不小心挖壞了哪裡的瓦斯管線,
殊不知這怪味,就來自於揹包〝福木果〞---
返家之後還把它放入一件頗有南洋風的水果盤上,
其實整體看起來還蠻賞心悅目的---
個把鐘頭後,整間屋子都充滿著瓦斯味,
經檢查結果,
才確認這烏龍事件的原兇,竟是這〝福木果〞-----
翻閱植物圖鑑,終於恍然大悟,
原來〝福木〞的熟果帶有濃郁的香味,
腐熟後很類似瓦斯的臭味,因此有「瓦斯彈」的稱呼----
藤黃科 / 福木屬
俗稱福樹、楠仔、菲島福木、穗花山竹子、金錢樹。
原產於菲律賓、印度、琉球、錫蘭、蘭嶼、台灣南部海邊及綠島。
目前台灣全島各地已普遍栽培,
作為防風林、行道樹、黃色染料用途。
常綠中喬木,高可達 20 公尺,徑20~30公分;
樹幹粗狀,樹皮帶黑色,具有乳汁;
枝條粗壯,直立或斜上昇,
幼時為四稜形,隨即變為圓柱形,有柔毛,
枝幹密生,樹形呈圓錐挺立。
葉對生,長橢圓形或橢圓形,
先端鈍而微凹,基部鈍,革質,全緣而略向後反捲,
表面呈有光澤的暗綠色,背面顏色較淡,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
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較不明顯;
葉柄粗壯,長 0.5~2.5 公分,有角稜,微凹,帶有柔毛。
春天新出之嫩葉常帶褐黃色,
其葉形、葉色極似古時日本之貨幣「小判」,
因此取名為〝福木〞,表示栽種此樹易發財得福。
福木的根、樹幹粗大且樹皮厚,
為亞熱帶至熱帶的植物,
是一種色素多,染色堅牢度也很好的黃色染料材,
更是琉球的代表性染料。
花小而多數,徑約0.8~1.2公分,單性,
雌雄異株,花初叢生於葉腋,每叢約有花5~10枚;
黃或淡黃色;
花梗長 0.6~1 公分,光滑無毛;
雄花萼片5枚,外列2枚,近似圓形,
內列3枚,近似腎形,
有柔毛或僅外面光滑無毛,毛緣;
花瓣橢圓形或橢圓狀圓形,邊緣反捲且為毛緣;
雄蕊5束,每束間不相連,每束有雄蕊 6~12 枚;
花藥近似球形,縱裂;
花絲離生,長約1公分。
不孕性雄蕊束常形成海綿質先端有裂片的塊狀物,
與孕性雄蕊束互生;
雌花的花被與雄花相似,
退化雄蕊束有 3 枚退化雄蕊,子房近似球形,帶5稜角,
先端有很短的花柱,花柱先端有5枚盾形柱頭。
八、九月間可見雌株上結橙黃色熟果,
扁球形或近似球形,徑2~5公分,
熟時橙黃色,帶有光澤,內有種子5枚,
狀似柑桔,但不可食。
據說日本人之所以喜歡在寺廟庭園種植〝福木〞,
是因為它的葉色碧綠、樹觀整齊有序,
令人有謐靜莊嚴之感外,
更重要的是落葉少,可免於掃地之苦呢!
可是話又說回來,
這福木一但果實成熟期,
掉滿一地的「瓦斯彈」該如何處理呢---------
記錄地點 / 三峽北大
參考 / 台灣植物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