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布子

2011083119:18


 

 

 

〝破布子〞~許多阿嬤的最愛,

 

台灣早期鄉間最常見的家常菜,

 

也是古老樹木性果實的蔬菜之一。

 

 


 

 

 

 

一般認為〝破布子〞具有開脾、健胃功效,

 

曾是鄉間長輩下飯的最佳佐菜.

 

 

 


 

 

 

 

 

〝破布子〞無論是拿來蒸魚,燉雞料理或是加蛋來炒,

 

相信吃過的人,一定都會豎起大拇指說讚!

 

即便如此,吃過〝破布子〞的人很多,

 

見過〝破布子〞的人卻寥寥無幾!

 

 

 

 


 

 

 

 

紫草科,破布子屬。

 

俗稱破布木、破子、樹子仔、破果子、

 

Tatugatun(泰雅)Baaryuu(排灣)

 

 

 

 

 

 

 

 

原分布於中國大陸南部廣東、福建、海南島及印度、

 

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菲律賓、琉球、台灣。

 

 


 

 

 

台灣栽培地區以南部較多,

 

如台南縣楠西、左鎮、玉井、大內、東山;

 

嘉義縣大埔、義竹等鄉鎮栽培,

 

近幾年來已逐漸成為食品工廠的加工食品,

 

東部花蓮、台東栽培面積已迅速擴增中。

 

 

 

 


 

 

 

〝破布子〞為落葉中喬木,

 

高可達15公尺,徑 15~30 公分

 

樹皮灰白色,老莖有明顯裂痕,

 

切除的莖幹部位容易腐蝕,產生樹洞,

 

新長的枝幹有明顯的白點;

 

樹枝多數,小枝圓柱形,直立或斜上昇。

 

 

 

 

 

 

 

 

 

 

〝破布子〞單葉互生,葉片卵形、卵圓形至卵心形,

 

6~12 公恩,寬 4.5~7 公分

 

先端鈍,基部鈍或略呈心形,

 

紙質,全緣或略呈波狀緣。

 

 

 

 

 

 

 

 

 

 

 

 

 

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

 

表面略粗糙而常有鱗痂,背面沿主脈有毛茸;

 

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3~5 枚,

 

細脈略明顯;葉柄長 3~4 公分,有溝紋及毛茸。

 

 

 

 

 

 

 

 

老葉色澤暗淡,狀若破布,因而有〝破布木〞之稱。

 

 

 

 

 

 

花多數,略小,白色或淡黃色,

 

呈腋生的雙叉狀聚繖花序;花序有毛茸。

 

花柄長 0.4~0.9 公分,有毛茸;

 

花萼淺鐘形,先端 2~3 淺裂;

 

花冠淺鐘形,先端 5 裂;裂片卵形,擴展,先端鈍。

 

雄蕊 5 枚,不伸出花冠外;花藥紡錘形;

 

子房上位,卵形,4 室,光滑無毛;

 

每室具胚珠一枚;花柱細長,柱頭四裂。

 

 

 

 

 

 

 

 

〝破布子〞之果實為核果,橢圓形,徑 0.8~1 公分

 

7~8 月果實成熟轉成金黃色,後轉變為黑色,

 

內果皮硬而有皺紋,中果皮多汁而透明,

 

含乳白色粘液,小孩也知道拿去作為黏蟬用途。

 

內有種子一枚。

 

 

 

 

 

 

 

 

 

 

果實清洗乾淨,放入清水中烹煮醃漬,

 

即為譽為健康食品的「甘味樹仔」。

 

據說具有鎮咳、緩下、解毒、整腸之功效。

 

 

 

 

 

 

另有利弊一說,〝破布子〞可解芒果的毒素,

 

但破布子一但吃多了,

 

可能導致消化不良,

 

甚至在胃中形成石頭,因此可不能貪食喔!

 

 

 

 

 

 

每年六七月間於果實成熟時採摘,泡在水中洗淨,

 

放在鍋中煮熟,撈起加鹽水、味素、大蒜、薑等配料,

 

趁熱攪拌,在置於碗中壓縮,

 

醃漬十天,即為早餐稀飯佐餐佳餚,

 

風味特佳,非常下飯,有機會試試吧!

 

 

 

 

 

 

 

 

特別謝謝好朋友 lumame 提供的 破布子蒸鱈魚 料理及照片

 

 

 

 

 

參考 / 台灣植物圖鑑